别让“垃圾快乐”毁了你的生活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刻。   本想刷一会手机,就去睡觉或者读书。结果手指一动,滑开手机,就再也停不下来。   看看朋友圈的消息,看看微博上的热搜,玩玩小游戏,刷刷短视频。   结果转眼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大半,懊悔、心痛瞬间涌上心头,可再追悔,也已于事无补。   其实刷手机、电子游戏、打麻将等等带来的都是“垃圾快乐”。它虽然短暂地带来了快感,但是极易让人丧失自控力,而沉迷其中。   长期沉迷于垃圾快乐中,不仅伤害身体健康,还消磨意志力,还会让一个人走上人生的下坡路。 ⒈ “垃圾快乐”容易让人上瘾   所谓的垃圾快乐,就是能带来短暂的精神快感。   比如搞笑的短视频、好玩的综艺、肥皂剧,看着非常过瘾,让人不禁沉浸于“哈哈大笑”的喜欢。   说到“垃圾快乐”,不得不提提我的同事小k。   小k以前的生活是,下班后的时间,就约上几个好朋友吃个饭,看个电影,每天晚上睡前看一会书,基本上两三天就能看完一本书。   早上刚来闲聊那会,她喜欢和我们分享她昨天看的书,侃侃而谈昨日又看到让她颇有感受的观点,眼神都是在发着光。   但近期,小k渐渐变得有些不一样。   不再和大家分享看到的好书好电影。   上班经常迟到,赶到办公室的时候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整个人已经没有了以前的好气色和精力。  

查看完整文章

戳破快乐神话,如何与忧伤做朋友?

快乐变成了时下最流行的关键词。可是莉齐·普克(Lizzie Pook )想问,追求快乐有没有让你感到悲伤? ” 我要坦白:我不快乐。别误会,我脸上有笑,心中有爱,对生活充满好奇。我有成功的事业;有可爱的朋友与家人;还有把我捧在手心的高颜值男友。我对现状百分百满意。另一方面,爱发脾气,悲观消极,会沉浸在忧伤中不可自拔的那个人也是我。当然,我曾经在黑暗中跌跌撞撞——频繁光顾医院、暗自垂泪、伤心欲绝——可是就算没有这些,我也会是相当中立的人;心中的冷漠好似筑起一道墙,将悲欢离合拒之墙外。我知道我就是这样的人。这有什么问题吗?除非所有人都说有…… “ 在被社交媒体包围的世界,悲伤仿佛变成了瘟疫,人人不惜一切代价,唯恐避之不及。从网络到现实,“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成为最响亮的口号;从书架上的自助类书籍到朋友圈的阳光海滩,无不透露出幸福二字。最近,甚至有经济学家与国家领导人主张,应该用快乐,而非经济价值衡量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人生成就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全民追求快乐的浪潮中,一项最宝贵的人类进化功能却被忽视了:悲伤。讽刺的是,事实上,调至忧郁模式令我们受益匪浅,不断追求亢奋的喜悦感带来的反而是真正的伤害。 《反快乐》作者Eric G Wilson 表示:“与西方文化的其他东西一样,快乐被当成了商品,压缩至可以购买的量化产品,就像专为‘冒险’设计的‘旅行套餐’。殊不知,如果你寻找快乐,将其视为理想的生活状态,两个问题会摆在你的面前:缺少目标时——这是不可避免的——感觉羞愧或内疚;难过时,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很快乐,从而很容易抑制负面情绪。” 多伦多大学的新研究发现,压抑负面情绪,用虚假的正面情绪过度代偿——为了与“不笑就死”的社会保持同步——的代价是沉重的。研究显示,当家长隐藏负面情绪,过度表露正面情绪时,伪装导致的压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停摆时间现在,不妨回想你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对我而言,是医生告诉我,父亲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那一刻,以及接下来六个月的心力交瘁。虽然那段时光不堪回首, 可是我也明白,正是悲伤让我变成了今天的自己——有紧迫感,有同情心,曾经支离破碎,最终重整旗鼓。相信低潮期的你也有同样的体会。我们必须经历那些阴郁的日子,尝尝咸咸的泪水,体验紧逼的压力,面对爱人的离去,才能打造一身钢筋铁骨,迎接前方未知的风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专家Paul Bohn称:“好比身体的免疫系统需要发展,你必须暴露在病原体之中,否则当疾病来袭时,身体只会束手无策。” 有专家认为,社会只强调正面情绪,其实是在破坏我们在逆境中锤炼出来的反弹力。因此,今年早些时候,教育专家TomBennett 将80、90 后称为“雪花一代”,不愿承受任何形式的不适。东伦敦大学应用积极心理学讲师、《负面情绪的正能量》作者TimLomas 持同样的观点:“现代社会对悲伤污名化。‘快乐文化’意味着我们更不可能忍受乏味、焦虑、内疚等负面情绪。” 对不适感的断然拒绝与英国抗抑郁药物处方量的增加不无关系。2015 年,家庭医生与药剂师开出的此类处方达到了610.5 万张,比前一年增加7%,创历史新高。前女性慈善团体“Platform 51” 的调查显示,33% 的英国女性服用过抗抑郁药物;5 7 % 的医生没有提供可替代的药物选择。在包括Wilson 在内的一些专家看来,这是因为我们开始用药物治疗简单的,人人都感受过的,有别于真正的临床抑郁症(这是截然不同、需要重视的问题。见下文)的“不快乐”。Wilson

查看完整文章

人最大的教养,就是和颜悦色

一辈子那么短,我们总该择一个心里有暖意的人相处,彼此温柔相待。 文/京博国学 来源/京博国学(ID: jingboguoxue) 俗话讲,“脾气人人有,拿出来是本能,压下去才是本事。”胡适先生也曾说过:“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待人和颜悦色,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最大的教养。 一、对陌生人和颜悦色,是礼 古书有言:“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唯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你对待别人的态度,就是将来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唯有和颜悦色宽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热情的回应。 在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了解一个人要看他对陌生人的态度?” 其中有一个答案令人印象深刻:“因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关,对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取决于智商和情商,对不相关者的态度取决于素质和修养。” 看清一个人的人品和教养,就去看看他们如何对待陌生人。不管是服务员还是农民工,凡是有受到过良好教养的,必定会懂得去尊重他人。 有两则新闻,看完让人心生感悟: 公交车刚到站,一名穿着讲究的女士,和一位身上带泥的工人大叔一起上车,女士为了占位置,车刚停稳就匆匆往里抢,撞到了大叔还不打紧,可她一点歉意都没有,还不友善的翻着白眼讽刺着:“农名工还坐车,衣服这么脏,能不能注意点。” 大叔特别不好意思,讪讪的低下头,也没在一旁的空位坐下,直接站在车门旁,也没有作声。 而在另一个城市,由于突降大雨,导致交通堵塞。一名交警仍冒雨执勤,一位女司机主动下车,将一把绛红色大伞撑到交警头上,为其挡雨。 事后了解,这名女司机与交警并不相识,女司机却足足为这个陌生交警撑了五分钟的雨伞,直到交通恢复畅通,才留下雨伞,低调开车离开。 什么是教养?就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懂得每个人都不容易,对待陌生人不是干瘪单薄的客套,而是推己及人的和颜悦色,这就是你的教养。 二、对父母和颜悦色,是孝 在一次访谈中,杨澜曾问周国平:“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连这位一向儒雅的哲学家也说:“这个错误,我也常常犯。” 周国平还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 生活中,我们和不同的人相处,会展现不同的态度:陌生人前是规矩礼貌,疏离中带着客气;同事之间可以开几句熟络玩笑,但始终不失分寸;普通朋友嘘寒问暖,亲近但不亲密;在亲近的人,尤其是父母面前本性却完全暴露无遗。 孔子讲,孝敬父母最难的事情是“色难”,就是说最难的是给父母好脸色。给父母买好房子、请保姆、吃大餐、去旅游是物质上给父母的享用,这是低层面的“孝”。 而高层面的“孝”,应该表现为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所以,能对父母能做到和颜悦色,也是最大的教养。 著名作家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喜怒无常,经常对母亲发脾气。然而母亲即使身患肝病,口吐鲜血,心里口里记挂着的还是自己的儿子。 后来母亲死了,史铁生才突然醒悟:“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色难”难在何处?难在很难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我们好像变得很厉害,动不动就把父母当佣人一样使唤,稍微有不顺心就对父母一通发泄,从来不给他们好脸色看。 我们不经意的态度,往往伤害他们最深。所以“色悦”成了衡量一个人孝心的道德标尺。 真心爱父母,应该和颜悦色,从内心深处发出微笑,让他们感到快乐、幸福。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仅剩归途。 三、对爱人和颜悦色,是爱 爱人,是这个世界上,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要相伴最久的人。对爱人的态度,藏着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

查看完整文章

第一批即将被清退的80后

80后的你们现在面临什么问题? 文/赵晓璃 来源/璃语职美人(crystal_words) 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经过繁华的闹市区,我看着一栋栋奇特高耸的写字楼,无法遏制地在内心拼命还原小时候的场景—— 曾几何时,这里有一座牙膏厂,效益一度好到爆棚; 瞧啊,那块地段原本有一家很大的棉纺厂; 嗯,那里似乎是一家研究院…… 记忆里这些曾经顶着耀眼光环的稳定之所,是多少人耗尽前半生去奋斗、托付了青春和汗水的地方,如今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清一色青灰而高耸的写字楼,面无表情地矗立在城市的中央,望着熙熙攘攘奔波忙碌的人群。 喧嚣的人才市场里,无数年轻而焦急的面孔在这里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遇和挑战,没有人会听到被时间倾吞、被风口吹散的哭声。 在一个又一个时间岔路口上,职场总是惊人相似地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悲欢离合。 01 多少职场人, 费尽一生把自己 培养成一枚“职场螺丝钉” 咨询者张丹(化名)是一名80后,十多年前毕业于国内一所重点大学的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学历。 研究生毕业那会儿,她的导师说建议她读博深造,今后专门从事哲学教研工作。 年轻的张丹摇摇头,她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就这样淹没在浩瀚无尽的哲学研究领域,她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想要在职场中历练历练。 “你当时为何报考哲学系?你又是如何考虑的呢?”我问。 “我从小家里穷,看见父母整天劳碌,我发誓一定要考上一所重点大学让他们高兴。高考那一年我报考了理想中的重点大学,可分数没有达到第一志愿专业的分数线,我就被调剂到了哲学系。”张丹说。 “大学四年期间,你可曾想过转换专业?”我问。 “没有,不过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学外语,我的英语成绩很好,在班里排名第一。”张丹说。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张丹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学校的保研名额,正值迷茫的张丹接受了学校的保研机会,读了三年研究生。 25岁,张丹研究生毕业。 一边是导师力劝她留下来考博未来留校任教,一边是自己内心焦躁不安的心,她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能一眼望到未来,这样的生活简直太糟糕了! “我先去外面闯闯,实在不行再回来考博。”这是张丹当时的决定。 张丹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找工作时光,她实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唯一愿意使用和发挥的优势就是英语,但比起英语专业毕业的同龄人,张丹的竞争力还是差了一大截,做不了特别专业的工作,最终她来到了一家外企,做起了销售工作。 据张丹描述,这份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坐在电脑前和外国客户进行在线及邮件交流,她蛮喜欢公司的氛围,同事们的关系很融洽,很快找到了归属感。 27岁到33岁这几年,张丹完成了人生重要的角色转变,完成了恋爱、结婚、生子的大事。 33岁的张丹修完产假回单位上班的时候,不禁为自己这些年来没有跳槽感到庆幸,毕竟大家都熟悉了,家里孩子临时有什么事打个招呼就能溜回家照看,除了工资不尽如人意之外,她非常满意这份工作。 然而好景不长。

查看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