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Dr Theresa Tam今天(6月1日)发表声明称,加拿大公共卫生部今天开始启动“疫苗伤害支持计划”。 Dr Tam在声明中表示,任何对新冠疫苗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民众都有资格听过这项“疫苗伤害赔偿计划”申请索赔。申请人在提交申请时,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在加拿大哪里接种了疫苗? 疫苗接种发生在哪个省或地区? 接种日期是否在 2020 年 12 月 8 日或之后? 伤害是严重和永久性的还是导致死亡? 根据该项计划的网站信息,申请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提出索赔: 在加拿大卫生部授权的疫苗接种地点接种疫苗; 接种日期是在 2020 年 12 月 8 日或之后; 因接种疫苗后产生严重和永久性的伤害或导致死亡。 对此项计划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民众可到以下网址进行查询: https://vaccineinjurysupport.ca/en/submit-a-claim 自新冠疫苗推行施打以来,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直都是民众关注的问题。此项计划的出台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民众对接种疫苗的顾虑。 早前还屡次有新闻曝出,多数加拿大民众因“效力疑虑”更倾向于接种辉瑞(Pfizer-BioNTech)新冠疫苗,相比之下,莫德纳(Moderna)疫苗则受冷待。 多伦多大学健康网络的赫曼特·沙阿(Hemant […]
news
研究发现:新冠轻症康复者免疫细胞可能终身产生抗体
新冠患者痊癒后,会再次感染病毒?有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轻症患者痊癒后,体内抗体水平虽然下降,但可产生抗体的免疫细胞会长存于骨髓,并不断产生抗体,或许能够终身免疫。研究已在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 研究共同作者、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副教授艾勒比迪(Ali Ellebedy)表示,去年曾有报导指出染病后抗体快速消失,主流媒体将其解读为免疫力并不持久。但事实上,这是误解了数据。“因为一般来说,在急速感染期过后,抗体数值本来就会下降,但不会归零,只是进入停滞期。” 研究指出,当人体面临新的感染时,短暂存活的成浆细胞(plasmablast)会先快速制造抗体,导致体内抗体数值飙高,待病毒被消灭后,这些细胞就会消失,患者体内抗体数值也跟着下降。不过同一时间,换成其他寿命更长的细胞制造抗体:记忆型B细胞(memory B cell)在血管中巡逻,防止再度感染,骨髓浆细胞(bone marrow plasma cells)则迁移至骨髓内,持续分泌少量抗体至血管中,帮助防止再度感染病毒。 Ellebedy认为,要确定染上新冠病毒后会否形成持久的抗体保护,重点在于患者的骨髓。他与医学副教授Iskra Pusic博士合作,研究轻症患者痊愈后,体内会否存有可产生新冠病毒抗体的长生型血浆细胞。 感染11个月后仍在骨髓检测到抗体 团队一共招募77名新冠患者,在初感染后1个月开始,每3个月抽取、检视血液样本。多数参与者为轻症患者,只有6人有住院过。 除此之外,在初次感染7、8个月后,团队也对当中28名参与者抽取记忆型B细胞及骨髓样本,4个月后再对其中5人第2度抽取骨髓样本。为了作比较,团队也从11名没有得过新冠肺炎的参与者身上抽取记忆型B细胞及骨髓样本。 团队发现,在感染后的前4个月,参与者体内的抗体数值降得很快,然后就趋于平稳,甚至在第11个月还能检测到抗体。 被抽取骨髓样本的参与者中,多数人体内都还侦测得到记忆型B细胞,15人测到非常少量的骨髓浆细胞,甚至4个月后第2度抽取骨髓样本的参与者,体内的骨髓浆细胞数值仍维持稳定。 艾勒比迪指出,这些细胞在清除病毒感染后就“暂时静止了”,待在骨髓内分泌抗体,“他们会这样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并且在康复者的馀生中持续“存在、制造抗体”。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目前还不确定重症患者染病后会有同样长期的防护力。 团队也已着手研究新冠疫苗能否制造长期存活产生抗体的细胞。 仅注射一针辉瑞或阿斯利康疫苗 96%的人就会产生新冠病毒抗体 英国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超过96%的英国人只接种了一针辉瑞或阿斯利康的疫苗就产生了新冠病毒抗体,而这一比例在接种第二针后上几乎升到了100%。这一研究结果为疫苗的实际部署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证明了它们是控制疫情的有效工具。 在伦敦大学学院(UCL)的一项研究当中,他们对来自英格兰和威尔士的8,500多人进行了跟踪研究,这些人在第一次注射疫苗前体内没有抗体,有96.42%的人首次接种后在28至34天出现抗体,并在接种第二剂后的7到14天内,这一比例上升到了99.08%。 尽管接受辉瑞生物科技疫苗的人比接受阿斯利康疫苗的人能更快地产生出抗体,但在接种四周以后,这两款疫苗的接种人群产生抗体的比率几乎相同。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Rob Aldridge教授将这一发现描述为“令人欣慰——疫苗就是我们摆脱新冠疫情的正确道路。”
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图:视觉中国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3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颁“共和国勋章”。 袁隆平曾把水稻比作核武器,对手是饥饿,他赢了。 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共和国勋章”颁奖词称,他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数十年来,袁隆平获得的各类荣誉数不胜数。他十几年前就拿到了世界粮食奖、沃尔夫农业奖,还有一颗小行星以他名字命名。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毕生的梦想,就是消除饥饿。 正如2004年《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中所说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加拿大卫生部权威公布解封条件,第三波疫情的高峰期过了?
BC省过去24小时新增494例新冠肺炎确诊个案,全省确诊数字合共138,304例。过去一日新增2例死亡病例,死亡人数增加到1,634人。 目前省内有5,548活跃个案,387人在医院治疗,当中141人在ICU。 卫生当局已为省民接种239万3265剂疫苗,当中12万4880剂属于第二剂。 目前全加拿大的成年人近一半都打了第一针。今天(5月14日),联邦首席医疗官谭咏诗表示,第3波疫情高峰似乎已经过去,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 全国单日确诊案例在7000例以下,比4月初的高峰期下跌约20%。住院人数也达到4千以下、ICU人数在1400以下,指标全部呈下降趋势。 谭咏诗说,现在的病例数仍然太高,疫苗接种率太低,无法取消公共卫生措施。即使是部分接种疫苗的人也应该远离他人,直到未来几周有更广泛的疫苗覆盖。 她明确指出,只要接种首剂疫苗人口比例达75%,接种2剂疫苗人口比例达25%,今年夏天就可以放宽限制措施! 这也意味着,人们可以于今年夏天在避免人群聚集的情况下,去露营、远足、野餐,甚至可以参加小型后院烧烤或在露台喝一杯。 谭咏诗还说,“注射了一剂疫苗的个人应该感到更有信心,他们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但你必须注射到第二剂疫苗以获得最大的保护。” 当被问及,为什么加拿大对取消一些最严格的公共卫生措施设定了如此高的标准? 谭咏诗表示,最终将由各省和地区决定社会和经济生活何时能够恢复到接近正常的状态。 英国之所以以较低的疫苗接种率重新开放,是因为他们能够“粉碎”第三波疫情,比加拿大的病例要少。加拿大各辖区应在重新开放前监测再传播数字,这个数字代表着新冠在社区中的传播程度。 目前,美国已经决定,全面接种疫苗人士的口罩限制放宽。 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US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说,完全接种者无论在室内或室外皆可以不用再配戴口罩、且也不必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过在搭乘大众交通运输、或前往医院、监狱等场所仍需配戴口罩。 总统拜登在白宫发表谈话时并未配戴口罩,他表示这项新规定象征著美国疫情缓解的巨大里程碑。 对此,加拿大副首席医疗官Dr. Howard Njoo表示,加拿大尚未决定效仿美国做法。 Njoo称,即便多数加拿大人接种疫苗,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和勤洗手仍将是关键卫生措施。他说,感染率、新病例数字、检测阳性率和对医疗系统影响,都是当局作出决定的考虑因素。 加拿大卫生部长Patty Hajdu说,到秋季,一旦疫苗覆盖范围扩大,75%符合条件的加拿大人获得了两剂疫苗接种,就可以取消对高等教育、室内运动和家庭聚会的限制。 这可能意味着高校准许开学,中小学生们回到课堂,更多室内运动可以开展,以及更多人参与的家庭聚也将可以举办。 在疫苗方面,联邦公共采购部长阿南德(Anita Anand)证实,加拿大有望在下周从辉瑞公司(Pfizer-BioNTech)和莫德纳(Moderna)公司获得450万剂新冠疫苗。 […]
总理呼吁大家快打疫苗,今夏或许能恢复跨省旅行
吸取二波新冠疫情的教训,这一次,即便日新增感染人数下来了,加拿大各省也不敢轻易解封,公共卫生专家反而呼吁省府继续收紧限制,直到新冠疫苗接种率和病毒感染率达到一定程度,才考虑解封。 在最新联邦疫情通报会上,特鲁多(Trudeau)表示,要想各省府决定解除现行公共卫生限制,起码要有75%的加拿大人完成第1剂新冠疫苗接种,确诊病例“大大下降”才行! 阿省的传染病学家Lynora Saxinger表示,展望7月底、8月份初,人们将有可能可以恢复跨省界旅行! 即便是成年人的疫苗接种率达到50%-60%,病毒传播率也会大大下降,为人们旅行活动提供机会。 目前,加拿大大多数省份都限制了省内和省际旅行,BC省不允许人们跨卫生局辖区活动;阿省和BC省边界提示不要进行非必要旅行;曼省封省,仅限必要旅行,所有人入境需自我隔离;安省和魁省也差不多,居家令和宵禁依旧在执行。 随着更多新冠疫苗入境,越来越多加拿大人已经受到接种第1剂疫苗的邀请通知。特鲁多重申,如果加拿大的新冠感染病例能够得到控制,同时提高疫苗接种率,加拿大人有希望迎来一个更加正常的夏天! 未来几个月,加拿大有望取消一部分旅行限制措施。 BC省省长也在上周表示,希望在8、9月份恢复一定程度正常;大西洋省份也表示将在夏天恢复“旅行泡沫。 特鲁多表示,“如果大多数人接种的1剂疫苗,我们就可以有一个更美好的夏天;如果接种2剂,这个秋天,人们就能够回到工作岗位上班,孩子们也可以回到学校了。” 当然,单靠新冠疫苗是不够的,加拿大人还需要降低新冠病毒的社区传播率。 到今年9月份之前,加拿大将接收到足够多的新冠疫苗,为所有加拿大人接种2剂新冠疫苗,并有望在夏季前为所有人打完第2针。 就在今天上午,安省和萨省先后宣布停止第一剂停用牛津疫苗! 截至目前为止,加拿大已有3个省份宣布第1剂停打牛津。据称,阿省和萨省表示停用原因是供应量不足,安省则是出于血栓副作用顾虑才决定的。 谭咏诗透露,现阶段加拿大的新冠感染病例人数正在缓慢下降,重灾省份较为明显,但部分地区新冠疫情正在复苏,值得警醒。 这一周,全国平均新冠住院人数为4000人,平均每天死亡49人。 在本省新冠感染病例不断下降的同时,安大略省考虑延长“居家令”措施,压制疫情。 与此同时,省科学咨询小组表示,现在可以安全重新开放户外娱乐设施! 在收紧部分限制措施的同时,省府可以一定程度允许人们再次到户外运动,奥尔夫、网球和沙滩排球等就被列入“低风险活动”。 要注意的是,即使户外运动恢复,人们依旧需要佩戴好口罩。 […]
渥太华亚裔社区悼念亚特兰大受害者,抗议反亚裔及反女性歧视
2021年3月16日,美国亚特兰大,3处水疗店发生连续枪击案,夺走了8条鲜活的生命,其中6人为亚裔女性。 3月28日,加拿大渥太华,亚裔社区自发为亚特兰大无辜受害者们举行了联合悼念活动。 周日的午后,没有阳光明媚,延绵的春雨在寒风中不绝地落下。2时整,在市中心Minto Park的女性纪念碑(The Ottawa Women’s Monument)前,悼念活动不顾风雨,如期举行。在活动持续的两小时中,约150-200人前来悼念。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族群、有着不同肤色、带着不同的口音,但表情中都有着相同的肃穆、同情和关怀。献花,默哀,与其他悼念者进行简短的交流,离开。在新冠疫情肆虐和天气原因的双重不利因素下,人们依然络绎不绝地前来参加活动,上到耄耋老人,下到襁褓婴儿,共同传递着亚裔社区的哀思。众多媒体的到场采访,省议员主动到场演讲,众多社区组织和个人的声援,均超出了组织者们的预期。 亚特兰大枪击惨案看似是独立的偶发事件,却也是在北美地区长期存在的社会不公和少数族裔遭受系统性歧视下的必然后果。历史上,每当社会出处于不稳定时期,少数群体总是首当其冲,更容易遭受打击。自疫情以来,加拿大亚裔社区普遍感受到了针对少数族裔的恶性事件的增加。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于2020年5月12至25日间对超过43,000名加拿大居民进行了社区安全感知度调查,根据调查显示,大约每四位亚裔居民中就有一位感受到了社会上基于族裔、人种、或肤色的恶意骚扰或攻击;自疫情伊始,亚裔居民普遍感受到社区里歧视现象的增加。根据温哥华警署2021年2月3日发布的年终报告显示,20年的仇恨犯罪比19年总体增加94%,其中特别指出,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增长了717%,远高于平均值;华人平权会(多伦多)搜集的数据显示,亚裔女性报告的歧视、仇视事件约占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其他更广泛的数据来源均指向,我们亚裔的老人、孩子和女性更容易遭受攻击。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亚特兰大发生的惨案,瞬间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渥太华亚裔群体产生共情,真切的感受到了恐慌和担忧。 当“China-Virus”“Kung Flu”等明显带有偏见的仇恨字眼率先从社交媒体上开始病毒式地传播,已经为日后在现实中发生的、与日俱增的仇恨犯罪拉开了帷幕。疫情的蔓延,为原本就广泛存在的歧视少数族裔的复杂社会现象又平添了一层维度。正如卡尔顿大学社会学教授陈小蓓所言:“亚特兰大枪击案让我们直面亚裔女性经历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交织的暴力;同时它也是一个很沉重的提醒:即疫情以来我们常听到的那些责怪华人、‘想杀死华人’的威胁不是空洞的。”她同时又尖锐的指出:“我们需要勇于面对种族歧视这个社会问题。在被问到有没有经历过种族歧视的时候,许多华裔说没有。其实这样说是因为为我们对种族主义的定义过于狭隘,以为只有直接的个人歧视行为才算是歧视。我们应该认识到系统性的种族歧视无处不在,比如对华人作为‘永远的外国人’、不忠心移居国的的刻板观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对我们造成影响。” 渥太华“悼念亚特兰大受害者活动”是在过去一年针对亚裔的偏见和仇恨不断恶化这一社会大背景下应声而起的。一位组织者说,“悼念活动提供了一个急需的时间和空间,释放一年多以来因新冠疫情亚裔社区受到不公正待遇触发的各种无处安放的情绪。这也是一个集体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如何看待暴力,如何使用非暴力沟通和方式处理冲突,小至家庭内部,大到社区族群。”当日一位参与者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当我们呼吁反对一切种族歧视时,我们是在说亚裔以及所有其他边缘化的种族群体都应摆脱暴力,恐吓和恐惧。没有人是自由的,除非我们所有人都得到同样的自由。各社区应团结起来反对白人至上,我们每个人都应以某种形式从事反压迫行动。 我们的斗争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我们以不同的身份共同努力,才能摆脱殖民主义,阶级主义,厌女症和所有其他形式的压迫。”最后,到场的一位原住民人士主动站出来,为活动做结束陈词:“今天,大家聚到一起。没有一个人的自由,也没有一群人的自由,直到我们所有人都自由。您是很珍贵的,您被爱着,大家一定要团结起来,支持彼此。非常感谢您今天的出席,在如此糟糕的一天让大家站在一起。我用鼠尾草做了烟熏仪式,如果人们相信的话,烟熏会驱散危险,净化自己。希望各位保重,照顾自己和彼此。让我们始终伸出援手,同时也让我们告诉其他社区您的需求。我感到大家都认同我们在这里一起相互帮助,互相鼓舞。谢谢。” 作为生活在北美的亚裔社区的一员,当悲剧发生之时,也应当是我们的反思之日。本次悼念活动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为亚裔社群、以及更广泛的少数族裔群体的携手创造了契机;为各种社会力量联手解决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其他社会不公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关社区资源提示 遇到歧视事件,当您感觉自己受到威胁或因为歧视性言论非常不适时,即便自己无法断定是否涉及犯罪,亦可报警交由警方处理,以停止对方的施暴行为。若事件正在进行中,即可拨打9-1-1,任何电话即便没有电话卡的手机都可以免费拨打911报警。若事后报案,可联系渥太华警局仇恨与偏见犯罪专案组(613) 236-1222,分机号5015。 报案未必能带来马上看到的结果,却是阻止仇恨循环甚至升级,并预防更多人受害的重要一步。 如果您更愿意向社区机构反映自己受到的遭遇,可以到新冠歧视网站https://www.covidracism.ca/ 选择自己的语言进行分享。此项目由联邦政府资助多家加拿大华裔社区非营利组织联合运营。基于社区反馈的报告数据,将有助于政府了解社区情况并资助相关研究,亦或增加改善相关社区服务项目。 另外,大量阅读或收到他人转发的各种涉及种族歧视华裔的消息或评论,容易引发强烈情绪,引发精神压力和情绪困扰,你可以找朋友倾诉,或在以下时间拨打免费国语倾听热线 We Support,1-866-988-6528或289-800-8818 加东时间,周一至周六 上午9:30-11:30 下午1:00-4:00
疫苗接种进度困难重重,加拿大本周新增确诊率已超美国
自去年三月疫情爆发以来,加拿大近期的新增确诊率已经超过了此前疫情非常严重的美国。而疫苗接种落后于美国是其中一大因素。 (global news) 据英国非盈利组织开设的Our World in Data网站分析的数据显示,在最近连续七天内,加拿大平均每百万人口日均新增确诊205.73例,第一次超过了美国。美国近七天平均每百万人口日均新增205.12例。 最近一周时间内,加拿大平均每天新增确诊7967.7例,比过去14天时的情况增长了82%。 而仅在9日一天,加拿大就新增确诊了9255人,是疫情爆发以来单日新增确诊人数最多的一次。 多伦多大学生物伦理学家Kerry Bowman表示,他对出现加拿大的新增确诊率超过美国这一情况“并不意外”。 “我想这说明我们的措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或者说他们在这个时候不够有效。” (Our World in Data) Bowman表示,此前人们认为美国应对疫情的表现非常糟糕,而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因为美国人现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我们没有。” 他说,“我们的感染率很可能将和美国变得不相上下。” 拿大在疫苗接种方面现在已经严重落后于美国。 因为没有国内研发生产的疫苗,加拿大的疫苗完全依靠进口。 然而不断出现的生产延误问题,再加上疫苗市场的激烈竞争,加拿大想要尽快广泛接种疫苗的计划已严重受阻。 截止至4月7日,加拿大全国引进了10,542,312 支新冠疫苗,其中7,569,321支已在各省被注射。 这意味着加拿大的疫苗接种完成率为10.14%。 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在9日仍表示,至6月底前,加拿大将接收到至少4400万支辉瑞、莫德纳或阿斯利康疫苗。 同时联邦政府也表示,今年夏季结束前,所有有意愿接种疫苗的加拿大成年人将至少能打一针疫苗。 不过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医生也指出,现在疫苗接种与变异病毒扩散之间的竞赛仍在加剧,并且已经到了危急时刻。 “我们都很清楚,需要更严格的管控来遏制在全国许多地区急剧扩散的变异病毒,”她表示。 相比之下,美国至今已经注射了超过1亿7880万支新冠疫苗,19.21%的美国人已经完成了疫苗接种。 本周早些时候,美国总统拜登曾表示,至4月19日,美国所有成人都将可以打新冠疫苗。
惨剧,加拿大17岁高中女生在教室遭同学刺死
加拿大皇家骑警证实,周一早上阿省埃德蒙顿以南的一所高中内突发暴力事件,一名17岁的女学生被刺伤身亡。一名19岁的嫌犯在作案数小时后被捕。 警方称他们在上午9:30左右接到电话,称Leduc社区的Christ the King学校有一名17岁的女生在教室里被刺伤,一名男性嫌犯逃出了学校。 STARS急救中心的直升机赶到现场将重伤的女生送往了医院,但不幸的是,由于伤情过于严重,受害者在下午3点左右死亡。警方宣布,这起事件将视为凶杀案进行调查。 考虑到安全因素,警方抵达现场后在第一时间将这所高中紧急封锁,约350名9-12年级的学生被关在学校知道中午12点左右。警方还出动了空中、地面和警犬部队,封锁了学校周围的路段。 除此之外,Leduc市长Bob Young证实,在这起刺杀事件发生后,由于嫌犯仍在逃,该地区的所有学校都进行了紧急封锁,以保护学生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周一下午12:20左右,一名19岁男子在Meadowview社区的一处住宅的后院内被捕。警方证实,受害人和被捕男子是彼此认识的,而且他也是该校的学生。 警员Dale Kendall表示,“这是一场悲剧。对于死者的家人和朋友,学校的工作人员以及整个社区来说,发生这样的血案令人难以置信。”
活久见,加拿大TD银行总裁因疫情被降薪
因为全球疫情对银行业绩造成的冲击,多伦多道明银行(TD)首席行政官Bharat Masrani在2020年的薪酬比上一年减少了约200万元。 据Globe and Mail报道,Masrani去年的总酬劳是1050万元,而2019年他的薪酬是1260万元。 图源:FRED LUM/THE GLOBE AND MAIL 2020年他拿到的银行股份、现金分红减少,并且没有拿到退休金支付。 TD在周二发布的一份简报中表扬这位总统在新冠危机期间发挥了“稳定的领导力”。银行核心业务从未中断,同时向客户提供延期支付,发放政府救济金等服务。 此外,TD以260亿美元将折扣中介TD Ameritrade Holding Corp.出售给竞争对手Charles Schwab Corp.。 但是这位总裁的薪酬比他的目标薪酬1175万元低了130万元,TD未能实现税后利润这一主要财务目标,导致奖金总额减少。TD在去年第二季和第三了的收益大幅下跌,主要是封锁期客户活动量减少以及银行增加了亏损准备金。 TD表示,将把银行在环境、社会和管理(ESG)因素的表现正式列入2021年总裁薪酬计划中的新指标。这些指标是关于气候变化、多元化和包容、员工参与等。 上周,TD报告其今年首季的盈利为33亿元,超过疫情前的水平。 TD另外4位高级总裁中有3位去年的薪酬也低于2019年,仅负责资本市场部门的Bob Dorrance的薪酬超过上一年100万元,达到850万元。股市波动导致交易费收入大增,令资本市场部门业绩特别强劲。
美加禁令又被延长,只因新毒株传播太快
加拿大联邦政府公共安全事务部长布莱尔星期五晚上宣布,加拿大和美国之间对非必要旅行人员关闭边界的措施将再次延长一个月的时间,延长到3月21日。 加拿大和美国在一年前的3月21日共同宣布采取对非必要旅行者互相关闭边界的COVID-19病毒肺炎防疫措施。自那以来,加美之间关闭边界的措施每个月都被延长,每次被延长一个月的时间。 专家们认为,在世界不断出现COVID-19病毒肺炎毒性和传染性更大的新菌株的情况下,加拿大和美国互相关闭边界的防疫措施很可能会继续延长下去。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星期五警告说,虽然连日来加拿大COVID-19病毒确诊数字在明显下降,但新冠病毒新菌株可能会让加拿大出现第三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