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军校最贵一课:没有强大内心的人,没资格谈人生

尽管西点军校的招生选拔已经足够严苛,但是每年录取的学生中还是有五分之一选择了中途退出。 这五分之一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大一结束时选择退出的,因为就在这一年他们要经历西点军校最为著名的“野兽”计划,经历生理、心理、社交等一系列残酷考验。 坚持不住的人,最终只好选择出局。这一现象引起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知名心理学教授安吉拉·达科沃斯的兴趣。 难道入学前那些严苛的智商、情商、天赋测试还不足以证明这些学生足够有潜力么,为什么“野兽”计划还能够淘汰如此多学生? 要知道这些退出的学生原本完全有资格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的。到底是“野兽”计划故意为难学生,还是这个计划真的发现了这些学生的人格缺陷? 达科沃斯展开了一系列被称为“坚毅测试”的研究,对历年“野兽”测试中成功或者失败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最终完成该计划的学生大部分有极为成功的事业、美满的家庭。 而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他们当年在“野兽”里学到的那些秘诀,让他们成为了富有激情、韧性、进取心的人,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 达科沃斯的研究成果被总结为十条经验,被看作是西点军校培养真正优秀学生的真正秘密,也被称为西点军校最昂贵也是最有价值的课程: 没有强大内心的人,就没有资格谈人生。 那到底是哪十条经验呢?这十条经验对我们的职业生涯会不会有帮助呢? 1.即便已经一败涂地,你仍然要坚持奋斗! 曾经有一个记者问拳王阿里:你每天做多少个仰卧起坐? 阿里回答道:“我从来不数自己做了多少个仰卧起坐,我会一直做到肌肉痛到实在无法坚持,这才是关键。” 其实在职场上也一样,在很多艰难时刻你都会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是含着眼泪硬扛下去,要么是让困难、痛苦把你打倒在地。 人是一种习惯的动物,一旦你开始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有困难就逃跑将会成为你的本能。换句话说,如果你总是坚持让自己扛过苦难,那你最终才能够成就伟大。 2.你必须晚点吃棉花糖。 斯坦福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实验者会让一个孩子独自在一个房间里面对一块棉花糖15分钟。实验者离开之前会告诉这个孩子,如果你忍不住了你可以吃掉它,但是如果你15分钟不吃这块棉花糖,那你就会得到两块棉花糖作奖励。 斯坦福棉花糖实验中三分之一的孩子没有吃棉花糖,他们的人生大多非常成功、幸福,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们则相对过着贫穷、失意的生活,其中有不少被毒品、酗酒、肥胖等问题困扰。 最终证明,那些能够抵御诱惑的孩子们后来的人生都很顺遂、成功,学历好、工作成功、家庭美满,甚至被肥胖困扰的都很少。 “坚毅测试”发现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耐心和延迟享受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达科沃斯说真正内心强大的人知道只有当他能够忍受时间和欲望的煎熬,他才有机会实现梦想。 3.即使犯了超傻的错误,也要无所畏惧、不断尝试,直到成功。 最近威廉玛丽学院调查了800位企业家,发现这些人中最成功的那一批都有两个共同特质:从不害怕失败而且从不在乎别人是怎么看他们的。 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都不害怕失败,甚至把失败看作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4.你是个大人了,你必须学会控制情绪。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坏情绪会不断的削弱你内心的力量,一个成年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如果让情绪控制了你的大脑,那你就可能会丧失了清醒的思考力、判断力、意志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也证明,容易情绪失控的人很多都有脾气暴躁、攻击性强、过度自负等一系列问题。 尽管情绪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有效的控制情绪,例如你可以在每次自己要发脾气之前问自己:我的怒气从何而来?我为什么要发脾气?发脾气有什么意义?坚持久了,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5.你必须打那个你不想打的电话。

查看完整文章

你没坚持下来,都是因为想太多。

在这漫长的人生里,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一个人和这个世界相处,如果早明白这点,就会变得更独立自在,会少很多无畏的烦恼。 当一个人想要变得优秀并开始努力的时候,会面临身边绝大多数平庸者异样的眼光,人们总是会从别人的话中听出针对自己的意思,这个时候,只要学会无视和咬牙坚持。 放弃太容易了,说句毒鸡汤,努力了不一定有用,而不努力一定会很舒服。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 愿你我都能战胜孤独,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查看完整文章

千万不要错过“习惯养成”的最佳时间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文/钱志亮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qzlgzs) 中国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中国人喜欢说:给孩子上规矩。其实我们更愿意说,那叫给孩子“习惯养成”。 从古至今,国内国外的教育大家们都说过类似的观点: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 孔子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 叶圣陶说: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 罗素说: 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早期教育花1公斤之力=后期教育花1吨之力 – 1 – 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 “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道歉,午饭后安安静静地休息……” 出乎意料的回答直接说明了幼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起到的作用和深远影响。 幼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间。幼儿习惯的培养,大多都是靠着父母的示范和引导。 孩子就是一块天然的石头,是否能雕塑成精美的作品,功夫还在每个家长。 1. 从语言开始文明习惯的培养

查看完整文章

戳破快乐神话,如何与忧伤做朋友?

快乐变成了时下最流行的关键词。可是莉齐·普克(Lizzie Pook )想问,追求快乐有没有让你感到悲伤? ” 我要坦白:我不快乐。别误会,我脸上有笑,心中有爱,对生活充满好奇。我有成功的事业;有可爱的朋友与家人;还有把我捧在手心的高颜值男友。我对现状百分百满意。另一方面,爱发脾气,悲观消极,会沉浸在忧伤中不可自拔的那个人也是我。当然,我曾经在黑暗中跌跌撞撞——频繁光顾医院、暗自垂泪、伤心欲绝——可是就算没有这些,我也会是相当中立的人;心中的冷漠好似筑起一道墙,将悲欢离合拒之墙外。我知道我就是这样的人。这有什么问题吗?除非所有人都说有…… “ 在被社交媒体包围的世界,悲伤仿佛变成了瘟疫,人人不惜一切代价,唯恐避之不及。从网络到现实,“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成为最响亮的口号;从书架上的自助类书籍到朋友圈的阳光海滩,无不透露出幸福二字。最近,甚至有经济学家与国家领导人主张,应该用快乐,而非经济价值衡量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人生成就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全民追求快乐的浪潮中,一项最宝贵的人类进化功能却被忽视了:悲伤。讽刺的是,事实上,调至忧郁模式令我们受益匪浅,不断追求亢奋的喜悦感带来的反而是真正的伤害。 《反快乐》作者Eric G Wilson 表示:“与西方文化的其他东西一样,快乐被当成了商品,压缩至可以购买的量化产品,就像专为‘冒险’设计的‘旅行套餐’。殊不知,如果你寻找快乐,将其视为理想的生活状态,两个问题会摆在你的面前:缺少目标时——这是不可避免的——感觉羞愧或内疚;难过时,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很快乐,从而很容易抑制负面情绪。” 多伦多大学的新研究发现,压抑负面情绪,用虚假的正面情绪过度代偿——为了与“不笑就死”的社会保持同步——的代价是沉重的。研究显示,当家长隐藏负面情绪,过度表露正面情绪时,伪装导致的压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停摆时间 现在,不妨回想你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对我而言,是医生告诉我,父亲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那一刻,以及接下来六个月的心力交瘁。虽然那段时光不堪回首, 可是我也明白,正是悲伤让我变成了今天的自己——有紧迫感,有同情心,曾经支离破碎,最终重整旗鼓。相信低潮期的你也有同样的体会。我们必须经历那些阴郁的日子,尝尝咸咸的泪水,体验紧逼的压力,面对爱人的离去,才能打造一身钢筋铁骨,迎接前方未知的风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专家Paul Bohn称:“好比身体的免疫系统需要发展,你必须暴露在病原体之中,否则当疾病来袭时,身体只会束手无策。” 有专家认为,社会只强调正面情绪,其实是在破坏我们在逆境中锤炼出来的反弹力。因此,今年早些时候,教育专家TomBennett 将80、90 后称为“雪花一代”,不愿承受任何形式的不适。东伦敦大学应用积极心理学讲师、《负面情绪的正能量》作者TimLomas 持同样的观点:“现代社会对悲伤污名化。‘快乐文化’意味着我们更不可能忍受乏味、焦虑、内疚等负面情绪。” 对不适感的断然拒绝与英国抗抑郁药物处方量的增加不无关系。2015 年,家庭医生与药剂师开出的此类处方达到了610.5 万张,比前一年增加7%,创历史新高。前女性慈善团体“Platform 51” 的调查显示,33% 的英国女性服用过抗抑郁药物;5 7 % 的医生没有提供可替代的药物选择。在包括Wilson

查看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