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新冠轻症康复者免疫细胞可能终身产生抗体

​新冠患者痊癒后,会再次感染病毒?有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轻症患者痊癒后,体内抗体水平虽然下降,但可产生抗体的免疫细胞会长存于骨髓,并不断产生抗体,或许能够终身免疫。研究已在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

研究共同作者、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副教授艾勒比迪(Ali Ellebedy)表示,去年曾有报导指出染病后抗体快速消失,主流媒体将其解读为免疫力并不持久。但事实上,这是误解了数据。“因为一般来说,在急速感染期过后,抗体数值本来就会下降,但不会归零,只是进入停滞期。”

研究指出,当人体面临新的感染时,短暂存活的成浆细胞(plasmablast)会先快速制造抗体,导致体内抗体数值飙高,待病毒被消灭后,这些细胞就会消失,患者体内抗体数值也跟着下降。不过同一时间,换成其他寿命更长的细胞制造抗体:记忆型B细胞(memory B cell)在血管中巡逻,防止再度感染,骨髓浆细胞(bone marrow plasma cells)则迁移至骨髓内,持续分泌少量抗体至血管中,帮助防止再度感染病毒。

Ellebedy认为,要确定染上新冠病毒后会否形成持久的抗体保护,重点在于患者的骨髓。他与医学副教授Iskra Pusic博士合作,研究轻症患者痊愈后,体内会否存有可产生新冠病毒抗体的长生型血浆细胞。

感染11个月后仍在骨髓检测到抗体

团队一共招募77名新冠患者,在初感染后1个月开始,每3个月抽取、检视血液样本。多数参与者为轻症患者,只有6人有住院过。

除此之外,在初次感染7、8个月后,团队也对当中28名参与者抽取记忆型B细胞及骨髓样本,4个月后再对其中5人第2度抽取骨髓样本。为了作比较,团队也从11名没有得过新冠肺炎的参与者身上抽取记忆型B细胞及骨髓样本。

团队发现,在感染后的前4个月,参与者体内的抗体数值降得很快,然后就趋于平稳,甚至在第11个月还能检测到抗体。

被抽取骨髓样本的参与者中,多数人体内都还侦测得到记忆型B细胞,15人测到非常少量的骨髓浆细胞,甚至4个月后第2度抽取骨髓样本的参与者,体内的骨髓浆细胞数值仍维持稳定。

艾勒比迪指出,这些细胞在清除病毒感染后就“暂时静止了”,待在骨髓内分泌抗体,“他们会这样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并且在康复者的馀生中持续“存在、制造抗体”。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目前还不确定重症患者染病后会有同样长期的防护力。

团队也已着手研究新冠疫苗能否制造长期存活产生抗体的细胞。

仅注射一针辉瑞或阿斯利康疫苗

96%的人就会产生新冠病毒抗体

英国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超过96%的英国人只接种了一针辉瑞或阿斯利康的疫苗就产生了新冠病毒抗体,而这一比例在接种第二针后上几乎升到了100%。这一研究结果为疫苗的实际部署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证明了它们是控制疫情的有效工具。

在伦敦大学学院(UCL)的一项研究当中,他们对来自英格兰和威尔士的8,500多人进行了跟踪研究,这些人在第一次注射疫苗前体内没有抗体,有96.42%的人首次接种后在28至34天出现抗体,并在接种第二剂后的7到14天内,这一比例上升到了99.08%。

尽管接受辉瑞生物科技疫苗的人比接受阿斯利康疫苗的人能更快地产生出抗体,但在接种四周以后,这两款疫苗的接种人群产生抗体的比率几乎相同。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Rob Aldridge教授将这一发现描述为“令人欣慰——疫苗就是我们摆脱新冠疫情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