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病毒的三个重大发现,你了解了吗

2月13日下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相关情况。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刘冠贤,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覃铁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黎毅敏,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卫平在现场重点介绍了临床医疗救治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通报了最新的病源学科研成果。据介绍,上周,钟南山团队从广州本地一名重症呼吸道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

赵金存表示,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联合广州海关、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从一例重症患者粪便中分离活的新型冠状病毒。这个发现具有一定公共卫生意义,可以指导后续疫情防控的政策制定。

赵金存介绍,这个发现不是偶然,今天李兰娟院士团队也有类似发现。患者粪便中存在活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现象,提示新冠病毒传播可能有新途径,但是否会造成人与人之间传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对于在粪便中检出新冠病毒阳性的现象,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今日举办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发生变化,乏力、发热、干咳仍是最重要表现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粪口传播在全部传播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戴好口罩仍是最重要的防护措施。

同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表示,患者康复后体内含有大量综合抗体,能够对抗病毒,也恳请康复后的患者积极来到金银潭医院,伸出你的胳膊,捐献你宝贵的血浆,共同救治还在与病魔作斗争的病人。

这样的呼吁似乎有些情景再现——当年抗击SARS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也提出了用康复者血清治疗SARS患者的建议。而当年74岁的老专家姜素椿医生在感染SARS后,在自己身上大胆试验,通过注射SARS康复者的血清成功康复,验证了这样的医疗思路。

 

新冠肺炎的疫情持续到今天,很多人也都认识到了至今尚无特效药的现实。如果说“有”,那可能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上健全的免疫系统。

 

如今,对引发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我们还缺乏更深入的了解,但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冠状病毒,这和引起我们感冒或流感的各色病毒,归纳起来还是一类的,有些相通的共性。

 

所以,它在人体上引发的疾病,在大多时候也和普通感冒或流感的表现类似,且具有自限性。而这个自限性的原理就是在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机体会通过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一般到一周或两周后,会在体内达到一个平衡或者把病毒直接除掉,于是疾病就好了。

 

但人类的免疫系统并不具有天然对抗各种病毒的能力,必须要与病毒产生亲密接触之后,才能根据病毒的实际特点产生相对应的抗体,抗体一旦生成并且具有了相应的规模,病毒的末日也就到了。

 

在医学世界里,这样一个原理是对抗病毒的最有效手段。当前对抗病毒的疫苗,大多也是依靠这种原理实现的,只是为了安全,把杀死的病毒做成疫苗,让病毒的外衣仍然存在,进入人体之后,人的免疫系统就会把这种死病毒当正常病毒一样对待,产生出相应的抗体。人一旦产生这样的抗体,就可能一辈子不再受此干扰,比如天花疫苗。有的则是很长时间不会被再侵扰,如一些流感疫苗。

 

对于健康人群而言,通过注射疫苗可以预防某类病毒感染,但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而言,在患病之后注射疫苗就是危险的了,这有可能加重感染的症状。这个时候,直接注射抗体是更可行的方式。

 

疫苗和抗体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后者是现成的抗体。对于轻症患者而言,完全可以等待他们自己产生抗体来对抗疾病;但对于重症患者而言,注射康复者的血清,实际就是注入他们血清中产生的抗体,来和病毒“真刀实枪”地对抗。

 

当年SARS结束后,有人曾担心SARS疫情会不会重来一次。当时钟南山院士曾说,他们已经储备了康复者的血清,所以不用担心SARS来了无药可治。现在新冠肺炎从12月8日第一次报道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而病毒感染者的体内在两个月左右,抗体会达到高峰,他们的血浆中一定含有更多的抗体。所以,当此之际,如果这些康复者能献出自己身上的抗体,或许将会给感染者特别是重症患者带来希望。

 

当然,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并不充分,同时也面临着病毒变异等各种不确定性。最近,李兰娟院士在采访中也提到,目前正在研究用康复期病人的血清来治疗危重症病人。相信随着研究人员的不懈攻关和治愈人数增多,这些“身藏抗体”的治愈者们,也将成为战“疫”的有力武器。